April 29, 2001

A Tiny Fraction Of Trilogy




談不上朝聖,但還是畢恭畢敬,在戲院裡連坐六個小時,看完奇士勞
斯基的三色電影。

短短兩年(一九九三到九四年),奇士勞斯基以藍白紅三色為名拍了
三部片子。雖然故事情節各異,但卻有相同的人物、時空交錯其間,
而且三部電影擁有共同的主題,因此稱為「三部曲」並不為過。

印象中,三部片子我都看過。可是等坐下來把電影看完,才發現自己
只看過最後一部,也就是:紅。不過,這不是重點。至於情節、主題
和顏色也暫且按下不表,我想說的是我一口氣看完三部曲之後,偶然
得到的想法。

我不是看完才發現,這三部片子其實在闡述同一個主題;恰恰相反,
我是帶著「三部曲」這個先入為主的觀念,來看這三部電影的。因此
與其說我全神貫注在情節之上,還不如說,有部份的我一直留意串連
三部片子的環節。

按照影片完成的時間順序來看,紅色似乎清楚點出導演對三部電影的
共同主題:人類存在的某種根本處境(或困境)的詮釋或解答。退休
法官告訴女主角,幫助她弟弟最好的方法就是「存在」,這馬上讓我
聯想到:存在就是製造差異。當女主角幫老太太把空瓶推進回收桶,
我想,任誰都不免會有這樣強烈的直覺。然而,這正是我覺得蹊蹺的
地方⋯⋯

三部片子當中,最直接點明彼此關連的場景,就是紅的結尾。船難的
七名生還者,包含了三部片子的主要角色,而且全是一男一女,分別
處在不同的愛戀階段:新寡、新婚和初識(雖然我最好奇的是第七位
生還者是誰)。不過,這麼一來,藍和白其實是發生在紅色「之後」
而非之前。

這就出現一個弔詭:按照電影外的時間,紅色在後,藍白在前;然而
若是按電影裡的時間,卻是紅色在前,藍白在後。隨之而來的便是:
如果導演真的在「紅」裡提示解答,那麼,這個解答卻是發生在問題
之前⋯⋯

我開始猜測,其實,奇士勞斯基並非在三部曲構想完成之後,才著手
拍攝,而是邊拍邊想,甚至可能一開始並不曉得,自己會在藍色之後
接著拍攝白色與紅色,連貫成為三部曲。

我想到歷史。對於身在歷史之外的我們,當我們回顧過去,常常可以
看出細微的徵兆與跡象,也能辨認出其中隱藏的因果關連。甚至我們
是「先」有這些端倪因果,然後「循線」去感受體會某個歷史事件或
時代。然而,對身在歷史中的人來說,順序正好相反。也許解答就在
手邊,或許出路就在眼前,但是,他們就是必須等待,等待時間揭曉
一切隱藏的意義。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面貌。這不也是奇士勞斯基透過這三部電影所點
出的:生命中某個事件的發生,將我們從原先的世界剝離開來,這樣
的割離帶來痛苦、空虛、憤怒和渴望,卻也帶來了新的角度,讓我們
發現原本世界的不同面相。

真實在生命面前,是多麼薄弱。

奇士勞斯基給我們的,真的是答案嗎?回家的路上,我不斷思索這個
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