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18, 2000

Soul We Rock


滾動的石頭與叛逆的靈魂。

最自由的人會體認到,總是有什麼東西束縛著一個人。自由獨立並不
存在,而我對於自己的無助狀態非常輕視,卻也非常喜歡。
亨利‧米勒《我生命中的書》


怎麼也沒想到會遇見搖滾樂。

一如前三天,我準時在皇家節慶廳出現。舞台前已經有不少人聚集,
選了個看得見樂手的位置,我在地板上坐下。

今天會發現什麼呢?是像昨天一樣的深邃內斂,還是像前天一樣華麗
繁複?我心裡好奇地想著,一邊看著台上的樂手、技師忙碌打點器材
設備。

不過,怪怪的...

首先,是這些人抽煙。抽煙很正常,沒有人規定爵士樂手不能抽煙,
像上次我在酒吧裡遇見的那位長得像黑手黨老大的薩克斯風手,如果
他不抽煙,那才是真的奇怪。所以,重點不在有人抽煙,而是,他們
每個人都在抽。就我印象所及,爵士樂手抽煙的不多,至少在表演前
很少看他們抽。不過,或許是我自己太早下結論也說不一定。

後來,鼓手試鼓。他鏗鏗鏘鏘打了幾個節奏,同時調整位置。問題是
這些節奏聽起來一點也不爵士,反而很像....像什麼,我一時也說不
上來。總之,不對勁。可是,我隨即又想:「你這小子懂什麼啊?」
爵士樂已經有相當的歷史,而且,又以曲調風格豐富多變著稱,如果
一段節奏,我聽起來不像爵士,那肯定是我知道得不夠。再說,舞台
最前面擺了一管伸縮喇叭,這,我想,準是爵士沒錯了吧。

於是,我要自己放心,等表演開始。

依照往例,六點的表演,六點廿才開始。在聽眾熱烈的掌聲中,樂手
走上舞台。咦?等一下,這傢伙是幹嘛的?他怎麼穿睡衣?而且還往
台上走?我的腦袋還沒趕得及轉過來,穿得一身黑的光頭,已經拿起
麥克風,接著...

竟然是,搖滾。

我的驚訝可想而知。之前的種種異象,現在統統有了解釋。原來,是
搖滾。可是,我一點也不失望,更不難過,我的訝異一下子全都變成
興奮...

我喜歡爵士,我更愛搖滾。

有誰不嚮往自由呢?只要他曾經懷有夢想,只要他曾經發現,另一個
世界。但,人的身上,和人的周圍,存在著種種限制。他想飛,可是
沒有翅膀,他想飆車破表,可是,警察就在前面。於是,渴望自由的
我們,在追求自由的同時,總會發現自己的侷限。

最自由的人會體認到,總是有什麼東西束縛一個人。亨利‧米勒說。

我們發現自己的限制,我們試圖超越。然而,那並不容易。為了克服
障礙,我們時時刻刻都得保持清澈的心靈、鮮活的頭腦,不斷學習、
反省、改進。為了自由,我們反而必須更加小心,就像電玩裡的戰士
我們的生命有限,我們不是萬能。

然而,正因我們的生命有限,我們不是萬能,我們才會被限制限制,
我們才會在限制的重重包圍裡,看不見出口,喘不過氣。我們挫折、
我們疲憊。我們偶而甚至跟米勒一樣,開始懷疑:

自由、獨立並不存在...

創造人類的神怎麼會不知道這一點呢?於是,祂就在用泥土捏成的人
身上吹了一口氣,給所有人一項珍貴的禮物,祂給了我們...

叛逆的靈魂。

永遠記得大鼻子西哈諾臨死前拔劍對空揮舞的那一幕。生命、環境和
他自己在他身上加諸了多少、多大的限制!可是,直到斷氣,西哈諾
從未屈服,他跌倒、他失敗,但一次一次,他又站起來,繼續跟重重
限制搏鬥,在他身上有那一股氣化成的驕傲,他知道,只要沒倒下,
限制就沒把他擊垮,他就能再站起來繼續廝殺,而這次,或許倒下的
不是他,而是那重重的限制。每次站起來,心裡都更加確定,自己又
朝自由邁近一步。

我對於自己的無助狀態非常輕視,卻也非常喜歡。

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面對限制,我們試著認清,試著克服,或試著
閃躲。然而,總有這樣的時候,或許我們疲憊,或許我們一時找不到
出口。於是,限制來勢洶洶,或將一拳把我們擊倒。但是,就因為那
一口氣,因為那一份驕傲,我們總能再站起來。因為,

我們有叛逆的靈魂。

穿睡衣的樂手整個人一下子跳到鍵盤上,趴著,用手肘彈奏。而主唱
拉著他的女朋友,把舞台當成 KTV,對唱俗俗的情歌,然後大家一起
互道西元二○○二年耶誕快樂...

自由有時太遙遠,生命有時太沉重,偶爾,我們只想稍稍放肆,我們
只想舒展那叛逆的靈魂。

So (soul) we rock.

我們搖滾。


後記:
獻給 怪力合唱團,光頭主唱艾犀利,睡衣鍵盤手艾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