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3, 2000

Box of Chocolate


如果不是看到這篇文章,我怎麼可能發現自己跟陳俊志竟有這麼深的
淵源?

一切都聯繫著。

他說的「流氓學校」就是我的母校,他提起的兩位老師也正巧是我的
導師,一位還是我母親的國中同學,兩人現在時常一起爬山。夜市吃
魷魚羹、水煎包,留校夜讀(如果天氣潮濕,教室裡還會有白蟻漫天
飛舞)、二輪戲院、刺激卻又困惑的電影看板、剛上路的新店客運、
總是塞車的景美橋、橋下的健身院和橋邊肌肉結實卻有些褪色的健美
先生手繪廣告。還有在下雨的冬天夜裡,一個人背著又大又重的書包
痴痴等待可以帶我回到溫暖的家的十路公車...

然後,建中。

而我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瘋狂地愛上電影。曾經,一天看的電影比
上的課還多...

感覺真是奇妙。你以為只有自己有過那樣的感受、那樣的記憶,為此
你還曾經深深覺得孤獨、寂寞。直到有一天,你讀到一篇文章,這纔
發現:原來,有個人也經歷過這一切,也曾在公車上靠著起霧的車窗
幻想自己的未來,同時,對愛情開始有了小小的期盼...

把這篇文章轉貼出來,分享打開回憶百寶盒的甜蜜和感傷。希望你們
有空,也能翻出自己收藏的記憶的盒子,看看過去的自己,擦拭往昔
唇邊的一個微笑、心裡的一個秘密,讓過去的時光重新把你們小小的
心房溫暖、照亮。


記憶餘燼裡的玫瑰男孩(陳俊志)

如果沒有陳百強,我也許考不上建中。我常常這樣想。

民國七十一年,《婦女新知》創刊,李師科搶土銀,台視的《我愛
紅娘》第一次播出。我吊車尾考上建中,在蟬鳴的夏天呆呆地走向
紅樓,找不到在哪裡註冊,買制服。男孩學長有如夢幻泡影出現,
又高又帥又憂鬱,我再也不覺得建中制服土氣了。我偷瞄他緊繃的
長褲裡發育成熟的軀體,完全聽不懂他講解的註冊流程。

我衷心感謝上帝,還好我沒掉到師大附中。

建中、附中和成功,可是我們國中苦讀三年唯一的人生目標。彼時
流氓學校(我讀景美國中啦!)唯二的好班,導師蕭芬蘭和黎梅珍
日夜嚴厲陪讀,犧牲女子好時光,指望感召這群無知少年。我們班
當時有三個同志,姊妹情深不離不棄,總是一起到夜市買灑滿芝麻
的飽滿水煎包,傻呼呼回學校繼續夜讀。性意識從未覺醒。

直到景美夜市裡那些二輪戲院掛滿了肉體橫陳的女王蜂電影看板。
陸小芬、楊惠珊還有陸一嬋在這些女性復仇電影裡,反正一定會被
強暴,觀眾摒息等待這一刻。我發現,自己毫不在意陸小芬楊惠珊
陸一嬋的裸露尺度,卻目不轉睛地注意著,從來稍縱即逝沒有名字
面目的男人強壯的身體。新店客運駛過灰撲撲的景美橋,暮色罩下
我哀傷地望著,橋下健身院光亮晃動著,一個個穿短褲舉著啞鈴的
胴體。陸橋的弧度正好切去男子的頭臉。寒冷的冬夜就要來臨。

民國七○年代,正在成長的同性戀少年看不見希望。我愈發地埋首
用功,週會上台領獎狀,心底好厭惡身邊的人自動把你和好班女生
配對。聯考愈近,壓力的臨界點快要將人逼瘋,我當然早就戒掉看
電影的嗜癮。直到考前兩天,乖乖少年的我再也忍不住管他娘咧,
衝出房門往戲院奔去。

那一天,黑暗裡,我第一次看見陳百強。民國七十一年,他主演的
香港電影《喝采》。陳百強是主角,張國榮則是潑辣的配角。那年
我十五歲,他們最多二十出頭。電影情節非常少年純真,陳百強是
熱愛音樂的乖男孩,張國榮是瞧不起他的反派男孩。最後,陳百強
終於創作出《喝采》金曲,勇奪香港歌唱比賽冠軍。今日想來那麼
幼稚的劇情,對當年的我卻比喝下十瓶蠻牛還猛,兩天後果然考上
建中。內心深處其實明白 empower 我的是,晶亮銀幕上陳百強
臉一出現,我就知道,他和我一樣,我們是一樣的人。電影裡的他
在中產階級的家非常寂寞的成長,那麼青春脆弱的身體面容背負著
冰霜融化不了的瘖暗刻痕。

我開始瘋狂蒐集《姊妹》畫報裡的陳百強。你可以相信,同志迷戀
偶像的恆心毅力驚人絕對遠遠超過《心動》裡笑鬧著翻看《姊妹》
的莫文蔚和梁詠琪。純潔男孩陳百強拖曳炫目的春光,躋身在諸神
莊嚴的殿堂。我甚且為了《姊妹》有期花邊報導張國榮的影迷杯葛
陳百強新碟《今宵多珍重》,足足恨了張國榮十年。

直到張國榮出演連瑪丹娜都眼紅的「我就是程蝶衣」。三十歲的我
在大風雪裡的紐約看著《霸王別姬》裡成熟風韻的張國榮,我再也
不恨他了。心裡百轉千折,惆悵地想起,我的陳百強死去大概也有
十年了吧?陳百強死於愛滋開始肆虐全球男同志的八○年代後期,
他在長期昏迷不醒後離開人間。當年對愛滋知識貧乏的我,潛意識
裡頭自然為他奏起哀傷的同志輓歌,心裡安慰自己,作為一個同志
死於愛滋,終究徹底實踐同性戀旅程。

只是,對愛滋越瞭解,越知道陳百強死因成謎。他長期昏迷彌留,
並沒有愛滋感染者常見的肺囊蟲肺炎,以及免疫系統失能併發症。
我一直思索著陳百強的死,彷彿某種神秘儀式必須完成,那是重返
少年時代的指路青鳥。

相對地,昔日的偶像勁敵張國榮,愈來愈紮實地面對同性戀身份,
演唱會上千嬌百媚,一下子長髮蠱惑,一下子女裝豔行,性別越界
的雜耍操演到十足十,蘋果日報東方日報天天頭條,最頑固的陽剛
男人也一片叫好。他勇敢逼視的,不只是男性角色的刻板扮演,在
最八卦的香港傳媒環伺下,張國榮在光亮的舞臺上柔情似水地呼喚
唐先生、唐先生。這對同志璧人,讓多少香港同性戀孩子從此立下
志願:「我長大以後要有像唐先生一樣靚的男朋友。」

來不及啊來不及,我的陳百強等不及新時代。後來輾轉聽聞,知道
他可能因為服食藥物失控致死。假如這是真的,一個壓抑年代悶悶
不樂的同志男孩就這樣結束生命,我寧願陳百強永遠停格在喝采的
片尾,九龍過海隧道裡黃金似的陽光灑滿他的臉龐,玫瑰般幸福的
歌聲終於慢慢響起。如果他可以不用面對真實的人生。

我闔上我的泛黃剪貼簿,細心把陳百強和張國榮的各式老照片收進
巧克力鐵盒子。回憶總是傷人,尤其是個青春不復返轟隆轟隆走去
的年代。

人本教育電子報 22/1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