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17, 2001

What To Do With Philosophy?




不只一個人問過我,為什麼要唸哲學。我也給了不只一個答案。我不
記得,當中的絕大多數,但有一個,我記得:

我想知道,哲學是不是真的沒有用。

今天討論課,同學為了「一九三九年,德國入侵波蘭」爭執了許久。
辯論的焦點,不在德國的坦克有沒有開進波蘭邊界,也不在波蘭婦女
有沒有慘遭德國士兵姦殺,而是:「德國」是什麼意思,「入侵」是
什麼意思,陳述事實的語言是如何被理論所「滲透」。

我搖頭嘆氣,沒有說話。

很想問他們:如果你親眼目睹德軍開進家園,如果是你親人被凌辱,
你會怎麼看待「一九三九年,德國入侵波蘭」這句話?

只不過是個例子而已⋯⋯

老實說,閱讀哲學著作很少讓我感動。而那些感動我的,要嘛自外於
哲學,要嘛就是不「道地」:祁克果、尼采、維根斯坦。

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康德吧。

哲學著作,頂多讓我覺得偉大、覺得聰明、覺得思辯縝密,但卻絕少
讓我覺得生命受到啟發,讓生活充滿力量。

可是,維根斯坦不是說:

如果哲學只是讓你學會操弄一堆艱深的邏輯符號,卻不能幫助你面對
生命中最重要的問題,那麼,研究哲學有什麼意思?

諷刺的是,在哲學後輩眼中,維根斯坦卻是離「生命最重要的問題」
最遙遠的哲學家,是操弄艱深符號(語言)的高手⋯⋯

我想,我們都「撈過界」了。

牛頓力學可以解釋太陽系的行星為什麼以橢圓軌道運行,星球和星球
之間引力的大小。但是,牛頓力學卻無法解釋為什麼太陽系所有行星
都是逆時鐘方向旋轉,為什麼行星軌道幾乎都分布在同一個平面上。
牛頓力學更無法解釋,為什麼某個物體一旦出現,就會瞬間對宇宙裡
所有的物體產生作用。

只是存在,就改變了一切。

的確,我們都受宇宙律則的支配;的確,我們跟其他事物一樣都只是
星沙微塵的偶然聚合。然而,這不表示,我們的存在微不足道,這不
表示,我們的相遇結識可有可無,這更不表示,我們

所作所為無關緊要。

我們的存在一如行星,帶給我們寂寞。只因為,我們從不孤單。

只要存在,就會牽動一切。

你可知道,如果我誕生在十八世紀的歐洲,最讓我興奮的是:我不必
等到哈雷彗星在天空出現,才知道彗星的到來。我可以在一七五八年
的某幾天,找到合適的地點,在夜空下等待。而我,

不會錯過。

這就是科學告訴我們的。直到現在,我們仍然為科學擁有這樣的神奇
能力而讚嘆著迷。

哲學應該也告訴我們些什麼才對。

哲學告訴我們什麼?

我想,還是再讓維根斯坦出來喘口氣吧:

我原本以為(宇宙)這個「家」必然充滿各種驚奇之物和不可思議的
艱深智慧。結果沒有,什麼都沒有,這個「家」平凡簡單得毫無令人
驚奇之處。這個發現,卻讓我感到神祕而驚訝無比。

哲學說的,是什麼時候我們應該不再說下去。

什麼時候沉默。

現在,你該知道,我的答案。


後記:

兩年前有舊作,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