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9, 2000

Walks Walk


也許,但我就是喜歡在夜晚出沒。

地鐵途中突然決定改變路線。在倫敦橋下車,搭著長長的電扶梯回到
地面,迎面而來的冷風,吹拂剛洗過的頭髮,淡淡的青草香味飄散,
安靜地,消逝。我拉起衣領,走出車站,大步朝河邊前進。


皇后步道 Queen's Walk。

今晚的夜空深邃、寧靜,星星、月亮、城市的燈火都在。河水比往常
還要柔和、舒緩。我深吸一口氣,開始用河水的節奏調整步伐。

這裡的景色完全不同。河中央是貝爾法斯特號,英國皇家海軍的首席
軍艦,船上燈火通明,可是卻不見人影,偌大的軍艦像熟睡的小孩,
躺在泰晤士河懷裡,河水彷彿慈祥的母親,早已把戰爭的記憶洗去,
空氣中只留下呢喃如夢囈的和平。

河畔的建築,式樣簡單,但卻雅致。小小的中庭,天使的塑像安息。
餐館、酒吧有著大大的窗,佳餚和音樂在夜色裡融化,情侶眼中全是
浪漫。

夜,寂靜而美好。

巨大的起重機高聳佇立,佢傲而孤獨,默默守護著工地,守護著下個
世紀泰晤士河的風華燦爛。我抬頭,晶瑩的月正坐在鷹架頂端,微笑
俯瞰這個古老的歐洲城市。

驀然出現一方草地,瘦弱的樹木寥寥無幾,地上落葉稀疏,顯得格外
冷清。但我卻想像,明天的陽光會帶來多少人聲鳥語,這片草地屆時
又將多麼悠閒愉快。「要帶哪本書來呢?」我開心地想。


塔橋 Tower Bridge

於是,我來到橋的底下。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塔橋呢!遠看,塔橋就像
精緻的模型玩具,然而,此刻,塔橋近在眼前,我卻深深震懾於它的
雄偉。沒有花俏的顏色、也沒有華麗的雕飾,但卻有種泱然的氣度。
突然有股衝動,想回到一個半世紀前,置身富強繁盛的日不落國...

橋上行人不多,我漫步踱著,不急著過橋。橋上是車的河流,橋下是
水的河流,我是逆流而上的魚。走著,身旁出現廣播:「請盡快離開
橋中央,有船經過,橋面即將升起,請盡快離開。」橋上的行人全都
聚到橋墩邊,等待橋面升起。不一會兒,只聽機械摩擦的聲音,接著
橋面緩緩升起,雖然橋昇橋降稀鬆平常,但是大夥兒還是一陣興奮。
一艘舊式遊輪從橋下通過,甲板上都是穿著晚禮服的紳士,時光突然
彷彿倒退了一百年,一切都是那麼新鮮...

終於明白,英國人為何如此鍾愛往日的時光。


糖埠步道 Sugar Quay Walk
泰西小徑 Thames West Path

下橋,來到河的北邊,他們說這裡是城市的心臟,我想一點也沒錯,
只有這裡,日夜沒有片刻停歇。我被迫遠離水的河岸,沿著車的河岸
走。儘管如此,隨意駐足,身旁景象還是讓人沉醉。月色如水,穿透
交織的樹葉,潑灑在人行道上,路燈不敢搶奪月亮的風采,便把光芒
放暗。於是,我的腳下,有沙沙的落葉,朦朧的燈火,如水的月光,
和濃濃的夜...

發現新的小路,就跟城市說掰掰,回到河畔。

河岸走道有著多麼可愛的名字啊!糖埠,想必是當年運送蔗糖的船隻
下貨的碼頭。十五、六世紀,糖在歐洲還是奢侈品(之前是藥!),
糖罐必須藏好,傭人才不會偷吃。可以想見,船在卸貨的時候,整個
碼頭陷入多大的興奮和騷動...

沿著泰西小徑走到盡頭,轉角是一新一舊的兩棟建築,圍繞著一小塊
綠草地,給人的感覺是遺世獨立的寧靜。沒有聲音,也不需要聲音,
時間在這裡失去了任何意義。我繞過草地,走到老建築的前頭,果然
門上寫著「聖瑪努教堂」...誰說房子只是房子?


家 Home

回到家,站在鏡子前面,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人。他臉上,有紅紅的
雙頰,他心裡,有暖暖的感動。閉上眼睛,他一下子就回到塔橋上,
在哪裡,橋的中央,他看到遠方的燈火,他看到下次探險的方向...